返回

福泉市: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 绘就千家万户幸福底色

来源:人民网-贵州频道 | 2023-04-25 17:21:47

近年来,福泉市加快打造高效优质贴心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,通过统筹城乡发展、完善体制机制、优化管理服务,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,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,有效防止脱贫不稳定户、边缘易致贫户、突发严重困难户,释放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,绘就千家万户的幸福底色。

“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,关系民生、连着民心,需要招招新、招招实、招招硬。”福泉市重点从优化工作机制、加强工作保障、配强工作力量等方面着力,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,夯实发展基础,兜实基本民生,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坚持城乡统筹,保障网底更牢固

兜实兜牢民生底线是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,福泉市坚持城乡统筹,全面构建综合救助格局,通过富有针对性、务实管用的政策供给织密保障网底,筑牢防止致贫返贫“防护墙”。

一方面,以落实社会救助一体化改革为切入点,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、临时救助实现城乡统筹,以统筹政策制度、保障标准、管理体制、操作程序、信息平台为重点,形成市、乡、村三级救助服务体系。另一方面,打破救助区域、户籍、群体等限制,使社会救助对象由城乡分设向城乡一体融合,由本市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,由特定困难对象向所有困难群众辐射。

同时,加强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,坚持“实事求是、动态调整、以人为本、量力而行”的原则确定救助标准,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的机制。

城市低保达到每人每月705元、农村低保达到每人每年5316元,特困供养人员标准月保障标准达到1013元;按照《临时救助办法》,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了临时救助和城市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范围,重点做好支出型救助,加大对因病等重点对象的保障力度,目前福泉市急难型临时救助可达5万元。

完善体制机制,救助帮扶更可及

社会救助工作最需要精准、求实,福泉市将综合改革对准体制机制的完善,在主动发现、部门协同等方面精准发力,让发展更有温度,为民情怀更有底色。

为进一步落实兜底保障措施,全市以村(居)为单位开展主动发现按月排查,通过定期入户走访、建立困难群众基本档案和数据库,动态掌握困难群众需求与预警干预。

目前,民政部门正与多个部门协同,采取直接认定一批、主动发现一批和申请审核一批“三个一批”方式,统一开展全口径的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,再根据致困原因和家庭不同需求,有针对性地实施救助。以“村组日常监测、乡镇(街道)研判预警、部门联动监测”程序常态化开展的动态监测,为完善主动发现机制积累经验。

除了建立一套精准高效的监测系统,及时发现容易返贫的人群以外,福泉市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精准救助,采取线上线下预警,同时发挥社会组织、社工等第三方力量,提供各种服务和开展温暖行动,确保困难帮扶在对象覆盖面、帮扶领域和帮扶层级等方面的全覆盖。

服务提质增效,为民解困更有效

社会救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福泉市锚定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目标,谋定快动,精准实施,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资源、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、无障碍匹配,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多高效便捷优质的救助服务。

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是关键一招。一方面,将低保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、小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(街道),简化审批流程,压缩审批时间。另一方面,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度,持续发挥基层社工站作用,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,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对象自理能力评估、专项排查、入户调查、政策宣传、绩效评价等工作,开展“物资+资金+服务”社会救助。

及时高效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离不开社会救助基层能力的提升,福泉市民政局通过加强与市数据资源局的对接,互通社会救助相关部门信息,融合全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,实现救助需求统一收集、救助对象统一核对、救助信息互通共享、救助结果统一发布,同步推进社会救助“掌上办”“网上办”,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

为了打通服务困难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福泉市村(居)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,摸排困难对象需求、凝聚社会力量,列出需求和供给两张清单,让救助帮扶更加精准精细、个性多元化。(福泉市民政局供稿)

(责编:敖嘉钰(实习)、陈康清)

责任编辑:霍一鸣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

电话:86-010-68292667

琼ICP备202300262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