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人民至上,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,我们这么做

来源:中国网 | 2023-04-26 09:50:58

洮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胥劲轶

“从政治上看”,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,把准检察工作现代化推进方向,就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,自觉以检察履职维护和捍卫党的全面领导。把“两个确立”“两个维护”落实到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全过程、各环节,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,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,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那么,要如何真信笃行,融入实践,我们洮南检察工作这么做。

一、服务大局,优化核心数据,护航洮南发展

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,责任在肩、使命在心、担当在行。而优化各项核心数据的关键,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各项检察工作做到极致。知易行难,“求极致”需要我们的检察官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、新期待,围绕市院考核要求和既定目标,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标的“指挥棒”“风向标”作用,在诉源思维、能动理念的践行上下功夫,坚定数据争第一的信念,以最大的决心、最大的力度,冲刺的状态抓核心数据,内外兼修,促进防范相关案件多发、高发,让群众减少和避免涉案涉讼,高质量完成检察业务工作,确保核心数据优化争先。如,2022年,我院监督立案 14余件、督促撤案54件,比2021年分别上升250 %、157%;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从47件上升到 54件;不起诉率大幅上升,目前为48.42%,综合排名名列全市前茅;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达99.16%以上;刑事和解参与率达26.69%;通过护企安商网络平台”直连民营企业96家,依法不起诉3件4人;办理侵害企业权益案件5件14人;夯实“检察长巡田”责任落实,恢复林地288亩;恢复草原276亩;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3件;在白城市院60项核心数据指标中,我院有25项位列全市第一;高质量的服务意识,为创新能动履职,维护社会安全稳定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做优做实“人民至上”贡献了洮南检察力量。

二、创优能力,创建古城正“益”,丰富“未检+”模式

检察工作现代化,就是要立足地域特色与检察职能业务,建立运转良好、富有生命力的“制造”生产线,以争先创优的使命感生产更多、更优质的检察产品。今年,我院依据白城市院提出的“520”创优能力提升计划,特别以“红色文化”保护为主题,创建“古城正‘益’”洮南检察品牌,把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作为公益诉讼新的着力点,以辽吉省委根据地“洮南天恩地局”为红色主线,以吴俊生商业大楼历史遗址为辅线,促“保护”、助“恢复”,让红色基因、红色记忆贯穿洮南检察争先创优的前行之路。自年初以来,由我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,通过对域内“南水楼子”、“飞机包”等历史遗迹现场的实地踏查,针对保护工作现状形成了检察建议,向白城市院、省院上报审批。目前,天恩地局、吴俊生商业大楼的修复工作已列入全市重点工作。

以“未检+”模式,深度融合平安吉林建设内容,多维度保障未成年人权益,以“我管”促“都管”,形成共治格局;通过“社会调查、亲情感化、考察帮教、附条件不起诉”等方式,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;通过心理疏导、心理救助、控辍保学等方式,为2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司法救助;为3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,最大限度减少被侵害未成年人的伤害;瞄准未成年人保护盲点问题,紧盯未成年人“身边的安全”。如,通过走访排查,发现某中学保安人员无从业资质;某中学学生宿舍灭火器未按规定年检;某中学男女生宿舍一个入口进出等问题;与8家单位会签文件,推动多元保护,落实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、一站式取证、入职查询和强制报告等制度;全面落实“一号检察建议”,院领导和检察干警分别担任全市41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,覆盖全市中小学,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
三、人民至上,多元化救助,赢得社会美誉

时刻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 “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”,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,放在心上。做优、做实人民至上,牢记和践行初心、使命,以履职监督办案充分体现党的初心使命,努力适应时代之变、跟上人民之需,以更高水平监督办案,引领法治进步,助推时代发展,满足人民期盼。在每一个具体案件办理中,落实宪法、法律规定的人民主体地位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。以我院最近办理的一起司法救助案为例:家住我市某村的宋某丹丈夫不幸遭遇车祸死亡。案发后,一家人失去了劳动力,没有了收入来源,存在返贫风险。三个孩子大的17岁正在读高中,小的一对双胞胎12岁正在读小学,面临辍学困境。针对上述情况,我院随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,开展多元化救助,为其申请2万元司法救助金的同时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协调市民政局、教育局、学校、社会爱心人士为其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、减免学杂费和延时费;借助外力,安排心理咨询专家启动心理救助;同向发力,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助推乡村振兴,有效体现了国家司法救助救急、救困的为民属性,为可能因案返贫、因案致贫的救助对象送去司法温情。把案件做到了极致、办到了最好,赢得了社会美誉。

四、民为邦本,少捕慎诉慎押,诠释司法善意

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我院常态化抓实群众信访“件件有回复”;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;公开听证;行政申诉案件争议实质性化解;打击整治养老诈骗;支持起诉;司法救助等各项检察为民实事,努力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体验、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工作,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、法治的温度、司法的温情。如:我院办理的杨某武诈骗案。其60多岁了,一直独居、无人赡养。我们考虑到杨某武现已年过花甲,没有其它生活来源,虽然形式上未达到申请特困人员救助金的条件,但因基本生活确有困难才伪造假证明实施诈骗,其情可悯,不具备刑罚的当罚性,因此,对其提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意见。针对该案,我们还拟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,帮助其重新恢复低保补助,以保障基本生活。通过办理此类影响性案件,一体融入国法、人情,不但于法有据,也契合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,更容易让法治理念浸润人心,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正所谓“民为邦本,本固邦宁”。我们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,而江山就是人民,党的一切出发点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,这既符合“少捕慎诉慎押”的刑事司法政策,诠释了司法善意,又彰显了我们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当担作为。

五、数据赋能,补齐监督漏洞,提升类案质效

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过程,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。我院在回应人民群众期待时,特别注重聚焦强化法律监督职能,不断推进法律监督体系现代化和监督机制现代化。为此,我院积极探索,以危险驾驶案为切入点,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,破解类案监督难题,实现由“个案办理”到“类案监督”的转变,增强监督效果。危险驾驶案作为一类多发型、老百姓身边的“小”案件,虽罪行较轻,但检察机关在监督此类案件时却存在许多现实问题。如:公安机关是否做到了全部立案侦查,应当吊销驾驶证的是否全部吊销了等。这类案件数量大,又不是监督重点,难免会产生监督漏洞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我院建立联动机制,确定以刑事检察、行政检察两项检察监督业务并行的大数据监督模型为主线,重点解决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未立案、应当处罚未处罚、应当吊销证件未吊销证件三大问题,并由案管部门提供数据保障,由技术部门提供专业保障的“双主线、三重点、两保障”的大数据监督思路。在海量的数据中,精准排查出公安机关2020年至2022年在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线索157条。经复筛比对,未立刑事案件的9件9人;未作出吊销当事人驾驶证的27件27人;未进行行政处罚的44件44人;线下立案36件36人;血样送检或鉴定结论及告知超期的19件。翔实的数据,鲜活的案例,完成了“大海捞针”这样不可能的任务,展现了检察机关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付出的艰辛努力,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。

责任编辑:刘斯佳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

电话:86-010-68292667

琼ICP备2023002625号